清晨,在景色优美的公园里慢跑,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傍晚,看一场“ 家门口”的文艺演出,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周末,约上家人好友走进图书馆,在书海中收获知识、享受乐趣……近年来,随着池州市文体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愈加精彩。
家门口的“戏剧院”
让文化生活更精彩
“不仅能欣赏节目,还能上台当主角,这种体验很特别。”日前,在青阳县陵阳镇沙埂村举行的“大地欢歌 美好安徽”2025年安徽省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演出现场,村民曹聪兴奋地说。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歌曲《我们的时光》、舞蹈《徽池雅调》、九华民歌《舒姑泉》、青阳腔《王昭君》《长生殿》等节目轮番上场,将演出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赢得台下村民和游客的阵阵掌声。
“ 沙埂村‘村晚’是我县的一个标志性文化活动。”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章冬锦告诉记者,“依托‘送戏进万村’‘四季村晚’等品牌,我们把青阳腔、九华民歌等非遗剧目送到百姓‘家门口’,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据介绍,近年来,青阳县结合传统节日举办七夕游园会、陵阳锅子百家宴等文旅活动12场。
传承与融合并进,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日前,在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老田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普法”宣讲活动在这里举行。舞台上,身着华丽戏服的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和饱满的热情,为观众献上了黄梅戏经典剧目《寻儿十八年》。一神一态、一字一句,尽显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演出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内容融入戏曲表演,通过精心改编的剧情巧妙诠释法律条文,让村民既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学习到了法律知识。
“今年以来,池州市通过组织开展文艺演出进景区、进社区、进街区、进乡村等‘六进’活动,成功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惠民演出200余场次。”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与公共服务科负责人舒仁德说:“我们将持续打造‘送戏进万村’‘悦动池州’等文化惠民品牌,推出更多主题演出,让家门口的‘戏剧院’越办越精彩!”
家门口的“图书馆”
使阅读成为新风尚
“ 环境好、离家近,孩子一放假就和同学相约到村里的文化空间看书,现场有工作人员帮忙看护,他们玩得开心,我们家长也放心。”谈起村里硒阅·东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给村民带来的好处,石台县小河镇东庄村村民彭爱莲滔滔不绝。
据介绍,硒阅·东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一个集村史馆、阅读空间、休闲、办公、会议于一体的综合功能空间,也是村民集会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场馆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拥有少儿类、文化类、综合类、科技类等图书2000余册,座位150个,可为周边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馆内还经常开展法律宣讲、公益课堂、乡村振兴夜校等文化活动,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群众“家门口”。
对于家住主城区君悦玺园小区的学生仝子涵来说,贵池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是他和同学的“乐园”。该中心的城市阅读空间分为电子阅读区、儿童阅读区、阅读分享区和休闲水吧4个区域。“这里书籍种类丰富,还可以免费借阅,看书看累了还可以到楼上健身活动室打乒乓球,我能在这里待上一整天。”仝子涵兴奋地说。
优化阅读环境、完善阅读服务体系,持续满足读者个性化、多样化阅读需求……“近年来,池州市充分发挥公共文化空间在推进全民阅读、营造书香氛围的主阵地作用,先后举办‘从池图出发——行阅家乡之美’研学实践系列活动、‘书香之战·旅读青阳’世界读书日知识竞赛、亲子阅读马拉松等内涵丰富、多元立体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舒仁德介绍说,“我们还承办了省公共图书馆联盟2025年‘世界读书日’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全市累计建成图书分馆68个、图书流通点42个、农家书屋428个、15分钟阅读圈30个,真正让阅读成为市民的文化自觉和生活新风尚。”
家门口的“健身房”
为全民健身添活力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2024年,池州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已达41.86%,这一数字的背后离不开日益完善的健身设施场地和丰富多元的赛事活动供给。
走进东至县香隅镇香隅公园,空气清新,氛围愉悦,健身器材撞击声和市民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从家里走路5分钟就到公园了,散散步、跳跳舞,生活过得非常潇洒!”附近居民刘沁说道。每天清晨傍晚,这里聚集许多休闲健身的群众,羽毛球、广场舞、健身操……居民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肆意挥洒着汗水,享受着一天中最闲暇的时光。
在主城区铜冠花园小区居民陈华静看来,位于滨江体育公园的羽毛球馆就是这一带居民享受到最大的“实惠”。“以前想要找个专业的场地打球,还得跑到市体育馆,现在过个红绿灯就到了。”陈华静说,“我和爱人在馆内打球,孩子在公园里玩,到点了一起回家,锻炼亲子两不误。”自2021年公园开放以来,滨江公园内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等功能区域逐步完善,成为一个集羽毛球、足球、篮球、中老年休闲健身、儿童游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健身爱好者的健身需求。
近年来,池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战略,不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致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健身场所。据统计,全市现有体育场地6946个,总面积393.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8平方米,全市社区及行政村的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池州市围绕赛事活动、健身指导和健身氛围发力,通过推动健身设施智慧化、适老化适儿化配建和举办科学健身指导“五进”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2024年共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300余场,累计参赛人数近26万人次,观赛群众近百万人次。
以文惠民沐春风,以文化城润无声。如今的池州,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文体发展成果,更多人徜徉于书海,沉浸于运动,享受文化和体育带来的精神愉悦。(记者 方雯)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一所全新高校 首批开设5个本科专业近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大湾区大学这所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的高等学府,将重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据悉,该校首期将开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智能制造、金融科技和生物医药5个前沿学科专业作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大湾区大学的设立将有力推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学校将采用一校两区的办学模式,分别在东莞松山湖和滨海湾新区设立校区,预计2023年秋季开始招生该校筹建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优势,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未来还将与香港、澳门等地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暑期:阅读正当时 书香伴成长合肥启动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型城区项目退役不退志,六尺巷景点重现军爱民民拥军深厚情谊政企携手普法进乡村 合力打造燃气管道防护网为进一步增强群众管道保护意识,近日,某地开展政企联合普法宣传活动当地政府联合燃气企业深入乡镇,通过多种形式向村民普及管道安全知识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管道保护法规特别针对农村地区常见的管道安全隐患,如违规占压、野蛮施工等问题进行重点宣传同时,还展示了管道泄漏应急处理流程,提升群众应急处置能力以前真不知道在管道上方种树建房这么危险,以后一定注意参与活动的村民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此次宣传活动累计发放资料500余份,接受咨询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下一步,当地将继续深化政企合作,通过常态化宣传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筑牢管道安全防护墙,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