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一部手机、一方屏幕正成为基层党建的新阵地。遍布乡村的“文明实践直播间”,将党的声音传至田间地头,把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至产业振兴、基层治理的每个角落,成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2024年以来,灵璧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载体,创新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的“云党建”工作体系,在200多个村(社区)搭建“文明实践直播间”,将党建工作与政策宣讲、民意收集、文明传播、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了党的工作在基层的广泛覆盖和在数字空间的有效延伸。
政策“云宣讲”——
党的声音精准“滴灌”田间地头
“家人们,今儿咱好好拉拉惠农政策……”日前,在冯庙镇吴杨村“文明实践直播间”,村党支部书记吴合东往镜头前一坐,气场丝毫不输专业主播。
再看弹幕区,热闹得像知识问答会。“高龄补贴是发给高龄产妇的吗?”“办独生子女证能享受哪些政策?”面对网友的问题,吴合东和村“两委”成员手持自制的政策图解板,耐心细致解答。
开播前,村“两委”先将政策嚼碎消化,梳理成百姓关心的“十万个为什么”;直播时,又是图文演示,又是案例解析,让70岁老人也能一听就懂;直播后,团队成员还会深度复盘,及时调整宣讲策略。
灵璧县“文明实践直播间”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首席主播,组建以“两委”成员、驻村第一书记、党员致富能手为骨干的红色主播团,通过把“三会一课”与直播培训相结合,提升党员干部运用数字技术服务群众的能力。
为确保宣讲实效,灵璧县建立“党员主播—联村干部—乡镇党委”三级审核机制,宣讲内容须经党组织把关。同时,定期为党员主播开展理论培训,确保网言网语不偏离方向。2024年以来,全县“文明实践直播间”平均开展理论政策宣讲100多场,每小时线上观看网友超过万余人次,问题解答率超95%。让党的政策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动能。
民意“云收集”——
构建党建引领下的数字治理闭环
“真没想到,在直播间随口提了句下水道积水问题,才两天就给解决了。”杨疃镇邱庙村村民郑迁合直竖大拇指。“过去群众反映问题要跑村部找村干部,现在弹幕一发,视频一传,诉求立马有人回应。”邱庙村党总支书记张慧琳说。
该村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收集群众对乡村发展的意见建议,搭建起“群众点单—干部接单—村民评单”的闭环服务体系,2025年以来收集并解决各类民生问题120余件。
灵璧县将“文明实践直播间”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建立“线上收集—分类处置—进度公示—结果反馈”全流程工作机制。一些村党组织还设立“直播间民情台账”,由党员干部轮班值守弹幕区,对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回应,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更值得关注的是,直播间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人员成为家乡发展的“云参谋”。一年多来,各镇村的直播间收集了大量县域经济发展建议,推动了多个产业优化升级。
产业“云振兴”——
带领群众端稳数字经济饭碗
“这是咱村散养的走地鸡,吃的是虫和草,喝的是山泉水。”在邱庙村“文明实践直播间”,张慧琳的吆喝声刚落,60只土鸡便被抢购一空。镜头外,村里的党员干部忙着打包发货,他们笑着说:“以前村民愁销路,现在党组织带着他们直播卖货,每户村民每年能多赚3000元。”
为了解决“谁来播”的问题,灵璧县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为电商带头人,组建红色直播团队,通过书记带委员、党员带群众,孵化出千余名农民主播。针对“在哪播”的难题,灵璧县建设县级直播总基地、产业直播基地、乡镇直播分基地,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网络阵地,在全县200多个村(社区)开通了直播间,
形成覆盖县乡村的电商服务网络。
这种“党组织搭平台、党员做示范、群众得实惠”的模式,让灵璧县的特色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全县小农户融入数字经济产业链,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心骨”。2024年,全县电商交易额突破30亿元,特色农产品借网“出圈”,党群合力牢牢端稳数字经济饭碗。
文明“云传播”——
红色文化滋养乡村精神家园
“移风易俗好处多,大操大办要不得……”近日,游集镇一周一场的“文化夜宵”开播,老党员尤传化用快板演绎文明新风。这档由党员干部主创的乡村综艺节目已播出383期,抖音累计浏览量超过270万人次,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红色阵地。
灵璧县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快、互动强、覆盖广、流量大的优势,发挥直播间的作用,通过浸润式传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群众生活,有效破解了“宣传难入心、群众难动员、陋习难根治”的痛点,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让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党建工作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群众在哪里,党组织的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灵璧县委相关负责人道出了“云党建”工程的初衷。
从政策宣讲到民意收集,从产业振兴到文化传播,灵璧以党建数字化创新为杠杆,开创了基层党建新局面,撬动了基层治理效能的跃升,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该县将持续深耕“文明实践直播间”“云党建”模式,在数据应用、服务精准度等方面再下苦功,让“红色堡垒”在乡村振兴征程中愈发坚固,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记者 杨丹丹)
相关文章: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针对部分商家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称伟哥)成分并虚假宣传壮阳补肾功效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据了解,这些违规产品多打着保健食品旗号,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权益两部门要求各地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查处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球首艘专业三文鱼养殖工船在广州南沙正式交付使用这艘创新性养殖工船采用先进的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该船总吨位达3万吨,配备智能投喂、水质监测等现代化养殖设备,可实现全年无间断生产专家表示,这种新型养殖模式将有效解决传统近海养殖面临的环保压力,预计年产高品质三文鱼可达4000吨,对保障优质蛋白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涉企网络侵权举报渠道指引总体平稳、结构升级成效明显!1—5月物流运行数据公布金寨县青山镇:真情服务温暖特困老人心为切实保障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青山镇多措并举开展关爱探访工作该镇组织民政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成立专业服务队伍,定期走访独居、空巢、失能等困难老人家庭在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建立一人一档信息台账针对不同老人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帮扶措施,包括代买生活物资、协助就医、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该镇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帮扶工作通过开展节日慰问、健康义诊等活动,让特殊困难老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将持续完善探访关爱服务机制,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青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