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长江流域迎来首轮大范围强降雨,水利部宣布长江2023年第1号洪水在三峡库区形成。这场洪水不仅考验着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也让外界再次聚焦三峡库区百万移民的安置现状。本文通过实地数据和案例分析,追踪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
此次洪水期间,三峡水库最大入库流量达53,000立方米/秒(7月15日数据),通过科学调度将出库流量控制在35,000立方米/秒以下。但在三峡大坝上游的移民安置区,仍有12个县市启动防汛Ⅲ级响应。据宜昌市移民局统计,库区23个移民安置点出现不同程度积水,其中最严重的秭归县茅坪镇移民新区积水深度达1.2米。
自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以来,库区累计搬迁移民131.03万人(国务院三峡办2020年数据)。在三峡移民最集中的重庆市万州区,我们观察到:
在库区经济转型中,忠县打造的"柑橘产业带"颇具代表性。该县3.2万移民参与柑橘种植,2022年实现亩均产值1.2万元。但调查显示:
2023年5月实施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提出:
云阳县盘龙街道移民王建国利用政策贷款开办的"江渔坊"餐馆,日均营业额已突破8000元,带动9名移民就业。
长江科学院预测显示,到2030年三峡库区极端降雨事件将增加20%-30%。这对移民安置区提出新要求:
当第1号洪水的警报解除,留给我们的思考远未结束。从被动搬迁到主动发展,三峡移民的故事仍在续写,而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将是这个特殊群体真正扎根的关键。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金寨县举办4·15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宣传活动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金寨县近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当天,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咨询台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重点讲解了《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许多群众驻足观看展板内容,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营造了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肥西县:美丽中国我先行 绿色家园共守护桐城市范岗镇:用文明乡风滋养美丽乡村交通运输部:全力做好本轮强降雨防御应对工作濉溪县四铺镇:移风易俗“聚合力” 文明新风“入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