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6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这是继1998年开展神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后,时隔27年我国再度组织实施此项试验。
12时30分,下达点火指令,梦舟载人飞船逃逸发动机成功点火,船塔组合体在固体发动机推动下腾空而起,约20秒后达到预定高度,返回舱与逃逸塔实现安全分离,降落伞顺利展开。12时32分,返回舱使用气囊缓冲方式安全着陆于试验落区预定区域,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与神舟飞船相比,改变了以往“火箭负责逃逸、飞船负责救生”的模式,由梦舟载人飞船系统承担逃逸抓总职能,全面负责逃逸与救生两项任务。通过试验对梦舟载人飞船逃逸救生分系统及相关大系统进行了综合考核,同时验证了逃逸时序、逃逸分离、逃逸弹道闭环控制等设计的正确性及匹配性,获取了逃逸实飞参数。
据介绍,逃逸救生是载人飞行任务重要的安全保障手段,发生紧急故障时,能将载有航天员的飞船返回舱带离危险区域,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梦舟载人飞船是我国面向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载人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飞船自身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搭载最多7名航天员,整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梦舟载人飞船未来将成为支撑空间站应用与发展、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的核心载人飞行器,此次试验成功为后续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此外,执行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月面着陆器等航天器研制工作正在扎实稳步推进,后续也将按计划组织实施相关试验。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临期食品盲盒受追捧 环保与食品安全如何平衡?淮南市积极开展“送戏进万村”文化惠民活动6月28日开始,这些移动电源将无法带上国内航班!航空管理局发布重要通告根据最新航空安全规定,自6月28日起,部分移动电源产品将被列入国内航班禁运清单民航主管部门日前发布紧急通知,明确禁止旅客在随身行李或托运行李中携带特定规格的便携式充电设备登机通知指出,此次调整主要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无明确容量标识、外壳破损变形以及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大容量移动电源同时,未通过3C认证的三无产品也将被严格禁止携带航空安检部门提醒旅客,出行前务必检查所携带的移动电源是否符合最新规定对于符合要求的设备,每位乘客最多可携带两个,且必须随身携带,不得放入托运行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2省区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寻找利益平衡点,传递协商温度!2025年广东省集体协商竞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