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父亲节来临之际,6月12日,肥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肥西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柿树岗乡中心学校成功举办。50余名青少年通过书法学习与实践,感受非遗魅力,传递对父爱的感恩之情。
非遗知识普及
活动伊始,肥西县最美志愿者书法老师周文进通过生动讲解,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及其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强调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激发青少年对非遗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沉浸式书法体验
在基础教学阶段,周老师现场示范握笔姿势、运笔技巧及基本笔画书写,指导学生掌握毛笔使用要领。
随后,学生们围绕“父亲节”主题,在宣纸上书写饱含深情的祝福词句,如“父爱如山,坚如磐石”“父爱浩荡,无边无际”等传统楹联,将非遗技艺与情感表达深度融合。
作品展示与情感共鸣
活动尾声,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分享创作心得。一幅幅稚嫩却真挚的字迹,既体现了非遗书法的艺术之美,也传递出对父爱的深刻理解,现场氛围温馨感人。
此次活动以“非遗+节日”的创新形式,让青少年在实践中领悟书法艺术的精髓,同时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表达孝亲之情。肥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未来将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多样化体验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助力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文/邢军 图/陈敏)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动物脂肪是否比植物脂肪更容易导致体重增加?|真相揭秘未来七天全国多地晴空当道 西北沙尘不甘寂寞来搅局皖地楷模陈家玲:四十载相守相伴 真情守护卧床爱人在安徽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她用四十余年的坚守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谛陈家玲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用无私的爱温暖着瘫痪在床的丈夫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棂,陈家玲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为丈夫擦洗身体、更换衣物、准备可口的饭菜,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她却坚持了四十多个春秋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却从未磨灭她眼中的温柔与坚定只要他还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陈家玲内心最真挚的情感邻居们都说,从未听她抱怨过半句,反而常常看到她面带微笑地推着丈夫在院子里晒太阳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相濡以沫,什么是不离不弃这份坚守不仅感动了乡邻,更在当地传为佳话陈家玲用她平凡的人生书写了不平凡的爱情篇章,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芒Steam热销榜《刺客信条:影》登顶 争议内容惊动日本首相骏发生物马细管冻精及人工授精技术研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