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倩 通讯员/粤低空)6月20日,广州市海珠区琶洲涌上方,一架搭载着专业测试仪器的无人机缓缓升空,操作人员紧盯屏幕查看实时回传的数据流。这是全国首次低空航路安全能力测试评估飞行,由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海珠区低空办、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标志着系统性保障低空飞行安全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安全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首要前提,此次低空航路安全能力测试评估,是通过无人机搭载专业通信、导航、频谱仪、飞行状态监测和智能摄像头等测试设备,按照规划的航路飞行,模拟真实运行状态下的飞行活动,测试覆盖通信、导航、监视、电磁环境、气象、障碍物等多个维度的信号和数据传输情况,以此对低空飞行航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与分析。
“无人机好比‘专科医生’,在飞行过程中全方位检测拟申请航路上的关键信息,就像是对航路进行全面的‘体检’,看看有哪些潜在隐患。”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林育钿介绍,低空航路的安全能力测试评估过程首先是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地面环境和气象数据情况,通过飞行服务系统选定起始点和飞行路线,规划拟定航路。航路拟定后,通常要在三个阶段进行测试评估,一是在航路划设阶段,通过评估飞行摸清障碍物情况和信号覆盖情况,针对性提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的建议,并将低空基础设施实时状态数据上传到飞行服务站;二是在航路验证阶段,测试航路上的低空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准确度,确认安全保障能力,确定安全运行容量;三是在常态化飞行阶段,通过对低空基础设施、气象、信号等数据的实时状态分析,动态调整飞行容量,实现安全飞行。
“无人机搭载的低空通导监专业测试仪器由我们和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联合自主研发,会同时对同一低空航路上的通信导航监视等多个运营商的融合覆盖网络进行测试评估。通过全面专业的测试,摸清航路的安全度和承载力,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次飞行都安全可靠。”林育钿表示,省低空公司作为低空飞行安全保障的重要参与方,建立了一套低空航路的测试规范和方案,通过开展低空运行安全能力评估测试,及时发现通信中断、导航偏差、监视失效、电磁干扰、气象误差等安全隐患,提升航路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下一步还将不断完善更多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案,为后续低空航路网络的规划、建设、开通与优化提供客观、详实的数据支撑,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通过测试评估可以定位信号覆盖盲区和干扰源,缺什么补什么,哪里缺就在哪里建,能节约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大力提升海珠区低空智联网设施建设的精准度,提升航路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海珠区低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海珠区正推动数字低空建设,加快低空智联网的搭建,力争到2027年,海珠区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亿元左右、新建10个左右常态化使用起降点、形成10个以上应用示范场景,着力把海珠全岛打造成为领先全国的高精度低空智联网示范区域。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广东迎入汛以来最强降水,省水利厅重点部署百奥赛图RenMab技术平台再获日本专利授权,持续深化RenMice全人抗体/TCR平台全球专利布局那个为爱减肥的广东少女走了……亲人心碎:这段经历太痛心全椒县武岗镇:破旧立新扬正气 三治协同助发展武岗镇以文明创建为抓手,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协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该镇创新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在基层治理方面,该镇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众参与监督,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旅客遭新加坡柜台人员辱骂“是狗”?南航致歉